大学考cpa需要提前备考吗?-凯发网站

凯发网站

大学考cpa需要提前备考吗?
作者:admin 发布时间:2017-04-21 10:08

cpa不难,大四报考即可。每年一次过六科的考生大部分是出现在某个高校的在校生。
 
首先,对于大学生,科目搭配的建议:
 
考试科目报考建议:
 
1、事务所发展方向:会计 审计 税法(可选)
 
这三科组合虽然难度比较大,但是大学生学习时间比较充裕、学习能力强,三科的学习任务虽然繁重,但是回报比较大,建议以会计和审计为主,去事务所能够比较快地上手;
 
同时建议不要将全部时间投入到学习中,还应该注意参加学校各项活动、多做社会实践,锻炼自身的综合能力,“理论 综合能力”将是在事务所成长的坚实基础。
 
2、企业发展方向:会计 税法 财管
 
进入企业工作会计和税法知识是很必要的,能够首先对各项业务有一些基本了解,加上实务工作锻炼,短时间内对于企业会计或者出纳工作能很快上手;
 
当然财务分析工作可能接触的机会不是很大,不过对于报表最起码要能够熟悉,在与人沟通和学习中建立基本的基础,对于后续发展是个助力,因此财管虽然不重点学习,但是应该重点关注。
 
3、去向还不确定的学习时间4小时左右:
 
建议报考会计、审计和税法
 
之所以选择这样的组合,一个因为会计和审计难度最大,多利用在校有利条件搞定了,以后工作后学习压力会小很多;
 
另外是学习审计能够让自己多一条选择的职业道路,做财务工作到事务所锻炼一下还是很必要的,所以做好双重准备,至少在学习上应该打好基础。
 
4、学习时间2小时左右:
 
建议报考会计 税法或者会计 财管
 
主要考虑到会计是基础,财管和税法考虑到科目联系问题,对于理科背景的可以考虑财管,文科背景的考虑税法。
 
最理想的组合应该是会计和税法,一个因为联系比较紧密,另外是难度稍微小一些,主要能够为企业工作方向打好基础。
 
5、直接想拿注会证的,若是平时时间充足,也可以一次准备充足,一次过完六科。
 
最后,说明一点,如果你没有在校生的这些优势,或者作为在校生,但依旧过不了注会,那肯定是方法不对,学习还不够高效,还停留在以前听冗长视频的传统模式里。
 
考前10个月决定考注会,当时没有任何基础,比如会计,我不知道什么是资产什么是负债,甚至连什么是财管都不知道。买了6本书,翻了一遍标题,上网站看了一些全科通过的经验贴,于是做了一个在现在看来也比较不现实的决定,我要一次性通过!
 
当时我把这个想法告诉我们学校的一个博士,他认为我过一科都很难,因为之前我是学校出了名的贪玩的人,整天混迹于羽毛球场,于是我跟他赌了一碗小面,赌注并不大,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决心。1月初开始准备注会考试,一直坚持到10月,考后我觉得财管和风险管理可能不会过,做好了明年重考的准备,等成绩出来的那天真的很惊喜。那么下面我就说一下自己能够全科通过的一些要点。
 
一、心态!还是心态!最重要的也是心态!
 
虽然全科过了,我仍然觉得考注会是一个折磨人的过程,如果谁要很轻松的给你说:“额,注会啊,我某个朋友复习了几天考了80分。”那我告诉你,这样的人或许存在,但是他计划和执行的能力不是我这样的普通人能够拥有的。所以第一步,在准备注会的最起步阶段,不管你想过几科,都要告诉自己,我只是一个普通人,需要拼命地努力。
 
第二步,当我们已经做好吃苦的准备,接下来要告诉自己,既然有人能够考过,那我也肯定可以考过。考战略的时候,题目并不好做,我也担心不能过,刚开始有点乱。但是很快我静下心来告诉自己,复习这么久,如果我不能过,其他人也一样。这个时候我只需要做的稍微好一点就行了,于是就慢慢的分析每一道题,就算不会做的也会在上面写一些东西,因为或许可以得到1分呢,这样我不是又比别人过的概率大了一些?所以,我们在做好吃苦的准备之后,接下来就是告诉自己:我一定能够做到,因为我跟那些能够通过的人一样的努力。
 
最后一步就是:坚持。考过6门注会考试,不代表你拥有了什么,也不代表你的人生会多么的辉煌,但是,你可以给自己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努力一个交代。坚持这个词语很容易说出来,做起来却很困难,很多人都怀疑我以前有基础,要不10个月能考过而且分数还不低绝对不可能。但事实是我没有任何基础,我只是给自己设定了一个目标,然后将这个目标分解,然后不顾一切的地追求。因为我知道我必须做到,所以每天7点之前起床,去室外读审计,经济法、税法,然后晚上最后一个离开。
 
万事开头难,最开始一个月是学习会计。现在有人问我该买什么资料,我说你就买会计吧,如果挺过来了再问我该买其他什么资料。因为没有基础,我不知道什么叫分录也不知道什么叫资产,虽然前言也会讲,但由于没有宏观的感觉,觉得很艰辛,有时还会怀疑自己是否适合学习这个东西。但是每当想放弃的时候就告诉自己到底想要什么,一次次地挺过来,大概2个月开始进入正轨了一切才好起来。所以,不管你有没有基础,请挺过两个月。如果你有基础,可能就不需要这么艰难。
 
二、从宏观走向微观,再从微观走向宏观
 
我们在学习一门新的课程之前一定要知道这本书到底写了什么,以什么样的结构布局的。我习惯性地列出结构图,看这本书到底讲了哪些内容,甚至会专门背诵这一张图,然后把这本书作个简单的分类。每个人不一定要完全按老师的分类来,可以按照你喜欢的布局来分类,比如会计我就把存货、无形资产、有形资产、投资性房地产、资产减值分为一类,把负债、所有者权益、财务报告分为一类。
 
了解了整本书的大体内容之后,我们就开始进入微观的学习——开始学习每一章的内容。这个过程很漫长,需要我们不断听课,不断看书。这里的学习方法没什么特别要讲的,跟着老师的思路走,研究历年真题,然后是课后习题。当然你在学习最开始的时候可能觉得那些题特别难,这不是你基础的问题,而是因为很多题跟后面章节连接着,别管他,第一遍也不需要去深究,跳过去,等真的学到了那个知识你就会恍然大悟,原来这么简单。
 
最后是从微观到宏观的过程。会计这么多章节,很容易忘记,需要我们找出他们之间的共同点,比如存货、固定资产、无形资产、投资性房地产等章节,都会讲初始计量,后续计量,处置。那么我们就把这些共同的东西抓出来,然后看不同点,比如固定资产和投资产房地产的改建的会计分录不一样,投资性房地产有个成本和公允价值的转换问题,存货有个计价方法问题,抓出不同点之后你就发现这些章节全部打通。中间章节如:非货币性资产互换、股份支付、借款费用、债务重组、政府补助,都需要分为多种不同的情形,我们把每个项目的不同情形作个比较,这几个章节我们就能完全记住。通过这种宏观的章节之间的对比可以加速记忆,当然这个是我的方法,其他人或许有更好的方法。
 
三、笔记并非越多越好改错却是越详细越好
 
很多人特别喜欢记笔记,这个是很好的现象,但是我们要正确使用笔记本。跟我一起复习的几个同学,笔记本上面写的密密麻麻,但是考试结果都不太理想,所以我们一定不能盲目地记。比如审计很厚,很多同学把每一章的内容都抄下来,这样不仅不能记忆而且减慢了速度。我的做法是先听课和理解一部分,第一遍的时候理解不了很正常,因为审计的编写者就是让你理解不了(当然只是笑话),第二遍的时候再细细研究和理解,仍然不懂的或者很重要的就选择性地记录下来。
 
改错本则是必须的。其实这个习惯源自高中,因为当时发现在考场上面常会责怪自己,这道题不是做过么,怎么又不会做了,这是因为我们在第一遍做错题目的时候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,下次遇见这个题目还会接着错。因此必须重视改错本,改错本不一定要很规矩,主要目的是提醒自己。
 
在大学我就被大家称为“考神”,似乎什么考试都能擦着及格线过,上天的眷顾当然是一个方面,也很可能与我考试的技术有一些关系。
 
首先,在考场谁都会紧张,所以才有人出现失误。这次考财管,我也很懵,因为之前没有尝试机考的软件,进去之后发现输入公式太麻烦了,第一道计算题最简单,我竟然耗时半个小时。这时我也在想要是不过怎么办,以及付出这么多会不会白费,然后休息了几分钟冷静了才恢复过来,可见在考场调整心态多么重要,遇到任何情况首先要做的就是停下笔深呼吸2分钟。
 
其次,誓夺每一分。注会这样难度的考试,每一分的取得都不容易。很多题目可能完全不会,或者没有把握作对,这个时候很多人就会选择放弃,或者怕做的太荒唐而不敢动笔。在考场里,如果你确信某道题不会做了,那么我们开始来凑分,把知道的只要有一点关系的一股脑地往上面答,老师看你这么认真总会给一点分,在已经及格的前提下一分不那么重要,但是如果58分59分呢?这次考公司战略,会做的题全部做完之后我估了一下分数,应该能及格,但没有绝对的保证。为了提高保证度,对于不会做的题,我就把相关的东西全部往上面写,其实自己也知道是很可能错误的,但是就为了那可怜的1分或者2分也必须这么写。最后考试结果是69分,也证实当初这么做的必要性。
网站地图